会养虾|学院 门户 对虾养殖 虾病防治 查看内容
升级说明

对虾转肝期,用虾青素,效果非常好

2023-8-16 21:01| 发布者: 会养虾| 查看: 1701| 评论: 0|原作者: 会养虾

摘要: 你知道对虾的“青春期”吗# 水产养殖 # 对虾养殖 对虾“转肝期”是养殖管理过程中的通俗用语,通常指小虾吃1号料至2号料的这段时间。即由天然饵料完全转变成人工配合饲料,适应人工饲料并在肝脏后缘出现肉眼可见 ...
你知道对虾的“青春期”吗# 水产养殖 # 对虾养殖

       对虾“转肝期”是养殖管理过程中的通俗用语,通常指小虾吃1号料至2号料的这段时间。即由天然饵料完全转变成人工配合饲料,适应人工饲料并在肝脏后缘出现肉眼可见的白膜,即脂肪积累。“转肝期”大致在放苗后20天左右,随水温的变化,可能会出现提前或延迟进入“转肝期”的现象。肝脏是对虾的重要消化器官,能分泌消化酶和吸收、储存营养物质,对虾能否顺利度过“转肝期”对养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,下文就“转肝期”的管理重点作详细阐述:


一、初步了解对虾肝脏

     正常对虾肝脏是黄褐色或灰绿色,肝脏两侧有白色的薄膜,通过包膜和胃之间,整个肝脏透过,头胸甲清晰可见(图1、2)。在病害期间,对虾肝脏发生明显病变,例如:南美白对虾肝脏变红、肿大,肝组织柔软,缺乏弹性,包肝膜浑浊难辨(图3)。近几年对虾肝脏萎缩糜烂,肝脏苍白、硬化等症状也较为多见,显微镜下观察,病变肝脏细胞排列不均匀,肝小叶大量出现萎缩(图4)。肝脏病变治疗很难见效,提前预防、保护肝脏尤其重要。

a2019043000455382.jpg

图1  正常对虾肝脏正面

2019043000460627.jpg

图2  正常对虾肝脏侧面

2019043000461851.jpg

图3  南美白对虾肝脏变红、肿大

2019043000462568.jpg

图4  病变肝脏细胞排列不均匀,肝小叶大量出现萎缩
二、对虾“转肝期”的管理


第一步:稳定水体,减少应激

早造对虾由于天气不稳定,藻相、菌相以及水质各项指标都易出现较大的变化,这些变化会给小虾带来一系列的应激反应,导致其摄食不正常、免疫力低下,容易诱发病毒病、细菌病等病害。我们建议:定期(3~5天左右)追肥补菌,稳定水体藻相和菌相,定期(5~7天)解毒稳水,使用“有机酸”。天气突变或蜕壳时,及时泼洒“纳维素”+“离子钙”, 减少对虾应激,促进快速硬壳。


第二步:护肝排毒,减轻负担

饲料中难免会产生少量的黄曲霉素、组胺或自由基等有毒物质,定期内服解毒排毒药物非常有必要。一般抗生素虽能杀灭肝脏内病菌,但有损伤肝细胞的副作用,预防时不建议使用。护肝排毒还应选用中药制剂和维生素添加剂为主的药物,保肝护胆产品“甘力健”+“虾青素”。


第三步:生态防病,减免“消、杀”      

水体消毒和杀虫都容易引起缺氧、水变和对虾应激反应,同时,消毒剂和杀虫剂对肝脏也有损伤。抑制水体有害菌可以选择物理杀菌产品“超级纳米银”, 无刺激无副作用。


“转肝期”出现肝脏异常,需要治疗时,对虾吃料已经减缓,一旦肝病严重了,比如出现肝萎缩、肝硬化,治疗的难度就很大了。综上所述,虾病难治,预防为主。




路过

雷人

握手

鲜花

鸡蛋